【我們相信分享的力量可以一起做到更多事- 用牛來耕田種稻 篇 】
立即加入募資計畫:https://www.zeczec.com/projects/greattowns
【有機書店,現在在做的事】
#跟著職人去旅行,紀錄在地故事
#有機書店安親班,陪伴小孩學習成長
#以書換書,用交換的方式推廣閱讀
#社區共好食堂,與地方媽媽一起互助共好
“種田”這件事情,似乎是開書店的人都想去做的事情,因為落腳在偏鄉你會不斷去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,對於生活在都市的我,那是一個未曾接觸過的領域。
當農夫是辛苦的,這句話是真真切切的,因為所有的農事都得靠人力去完成,雖然現在有一些機械化的設備可以協助,但總是希望親身體驗一次真正當農夫的感覺。
從去年開始種田,老實說一開始真的是個門外漢,完全不知道這些過程該如何處理,很感謝一些老農夫願意教授心得,也帶著我們一起下田,才慢慢進入狀況。
而更特別的是,我們用”牛耕”的方式來耕田,這樣的方式只是想找回以前農夫的耕作方式,老實說是真的很辛苦,但我們從不會用”效率”這個角度來看待;因為有時候”慢”反而是好的,因為你有機會坐在田邊去觀察這些生活在水田裡的生態,這些小動物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,這些點滴都是用機器耕作無法取代的。
也因為想吸引更多人的參與所以我們辦了一些體驗活動,有舉辦插秧、收割的活動等,特別是希望親子家庭來參加,讓小朋友真實踩在泥土上感受土地的溫度,當你在吃米飯時會更加珍惜這些食物,這是我們想要傳達的觀念。
後來隨著稻米的收成,我們創立了 #牛耕米 這個品牌,
現在的人其實已經很少吃米了,某方面做這件事情也是希望大家來吃米飯,
這是我們傳統的文化之一;
#飲食是文化的總和,這是我一直清楚認知的事,
要在書店所在的小鎮找回傳統的文化,從”飲食”方面的切入,是很重要的第一步,也透過”吃飯”這件事讓大家試著去認識在地的食材,以及食材背後的故事,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,不管是外地來的遊客或是本地年輕的族群。
“牛耕米”的品牌內涵是來自於在地的故事,用在地的食材與社區的產業鏈創造出來的,所以我們是想透過這樣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、認識小鎮,進而喜歡上這個小鎮的氛圍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DbH-ZVCkVU
邀請您加入我們,一起找回小鎮的文化記憶
馬上前往募資計畫:https://www.zeczec.com/projects/greattowns